黨的建設
政治學習資料
(第四十五期)
中共創投集團黨委
中共創投集團紀委
二〇二二年二月
目 錄
一、習近平: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二、新時代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根本遵循
三、《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解讀(二十)
四、廉潔文化
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習近平
今年是我們黨成立一百周年,全黨正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安排大家到中央黨校學習,接受比較系統的黨性教育和理論培訓,很有必要。中青班每期開班式,我都來講一講,主要是同大家談談心,對大家提點要求。
第一,信念堅定、對黨忠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反復強調,黨員、干部必須堅定理想信念。我之所以反復強調這個問題,是因為一段時間里,受各種錯誤思想和糊涂觀念影響,有相當數量的黨員、干部丟掉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只講功利不講理想、只講私欲不講信仰了。
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始終是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黨。這個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我一直強調,對我們黨的理想信念,不要語焉不詳,不要吞吞吐吐,而是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講。共產黨一旦丟了自己的理想信念,那就同其他政黨沒什么本質區別了,就會失去精神動力和精神紐帶,就會成為烏合之眾,難逃失敗的命運。所以,我反復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共產黨人如果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必然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對黨員干部來講,是有堅定理想信念,還是滿腦子功利私欲,決定著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行為舉止。黨員干部有了堅定理想信念,才能經得住各種考驗,走得穩、走得遠;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就經不起風吹浪打,關鍵時刻就會私心雜念叢生,甚至臨陣脫逃?,F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精神空虛、意志消沉、心為物役,信奉金錢至上、名利至上、享樂至上,少數人更是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手段,墮入腐敗深淵,說到底都是理想信念動搖所致。
我常說要修煉共產黨人的“心學”,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求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形成堅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也不是自己認為堅定就堅定的,而是要在斗爭實踐中不斷砥礪、經受考驗,而且這種考驗是長期的,很多時候也是嚴酷的,是要終其一生的。無數革命先烈走上革命道路,首先是他們為了救國救民不斷探尋真理,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最近播放的電視連續劇《覺醒年代》,生動展示了我們黨早期領導人,面對風雨如磐的斗爭形勢,面對各式各樣的主義,最終堅定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大家可能都看了。李大釗說:“人生的目的,在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崩畲筢撁鎸W邮值耐赖?,大義凜然,慷慨就義,以行動證明他的理想信念是無比堅定的。從黨的百年歷史看,千千萬萬黨員經過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走到了最后,無數黨員為了理想信仰獻出了寶貴生命,也有不少人在艱苦條件和殘酷斗爭中動搖甚至背叛了自己的理想信仰。參加黨的一大的13人中,王盡美、李漢俊、鄧恩銘、何叔衡、陳潭秋5人犧牲,有人脫黨,也有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3人變節叛黨。大浪淘沙乃歷史規律。正如魯迅所說:“因為終極目的的不同,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于進行,則愈到后來,這隊伍也就愈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蹦贻p干部要牢記,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甚至背叛初衷肯定會出大問題。
理想信念堅定和對黨忠誠是緊密聯系的。理想信念堅定才能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對理想信念堅定的最好詮釋。小說《紅巖》中劉思揚的原型劉國鋕,出生于四川一個富裕家庭,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特務勸他,只要交出組織、登報脫黨,馬上可以釋放。面對勸誘,他斬釘截鐵回答,我死了有黨,等于沒死;我如出賣組織,活著又有什么意義。陳毅同志把“革命重堅定”作為一生的座右銘。南昌起義時他沒有趕上,后來沖破重重難關找到了起義隊伍,到天心圩時隊伍只剩下800人,他協助朱德同志收攏了部隊,并對大家說:“在勝利發展的情況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在失敗退卻的局面下,做英雄就困難得多了。只有經過失敗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要做失敗時的英雄?!睂h忠誠就是要這樣,無論順境逆境,都鐵心跟黨走、九死而不悔。
檢驗黨員干部是不是對黨忠誠,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為黨和人民事業沖鋒陷陣、舍生忘死,在和平時期也有明確的檢驗標準。比如,能不能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能不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能不能堅持黨和人民事業高于一切,自覺執行組織決定,服從組織安排,等等,都是對黨忠誠的直接檢驗。長期以來,我們黨有一個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就是黨叫干啥就干啥、黨讓去哪就去哪,哪里有事業哪里就是家,沒有二話、毫無怨言。今天,我們依然要大力發揚這種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F在,有的干部只愿意待在“北上廣”,不愿意到“新西蘭”。這種態度就不能說是理想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了。組織上安排年輕干部去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是信任更是培養,年輕干部應該以此為榮、爭先恐后,而不是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患得患失、討價還價。在黨組織安排的工作面前猶猶豫豫、想這想那,這樣的干部是不能重用的!到了關鍵時候是要出問題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不經風雨、不見世面是難以成大器的。
第二,注重實際、實事求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毛澤東同志早就指出:“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是一切共產黨員所必須牢牢記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們所犯的錯誤,研究其發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們離開了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主觀地決定自己的工作方針?!泵珴蓶|同志講得很有針對性。黨的十八大之后,我明確提出“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并在全黨開展了專題教育,其目的也在于此。黨中央提了很多要求,都要持之以恒貫徹落實好。
堅持從實際出發,前提是深入實際、了解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同樣,只有有實事求是的態度才能重視深入實際、了解實際。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F在,各方面對調查研究是重視的,但還要下更大功夫,關鍵是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近的遠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眾表揚和批評都要聽,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F在通信很發達,通過打打電話、發發微信、看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況,但畢竟隔了一層,沒有現場看、當面聽、直接問和“七嘴八舌式”的討論來得真實鮮活。過去常用的“蹲點調研”、“解剖麻雀”的調研方式依然是管用的。我們現在搞的各種試點,成功了再逐步推廣,這就是“解剖麻雀”的方法。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聽真話、察真情,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不能搞作秀式調研、盆景式調研、蜻蜓點水式調研,“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是不行的!這就是嚴重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要用好交換、比較、反復的方法,重視聽取各方面意見包括少數人的意見、反對的意見,立體式地進行分析、三思而后行,防止自以為是、一得自矜。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能聽到不同聲音不是壞事,經過多次“否定之否定”的過程,進行的思考、作出的決策才能符合實際。
我提出精準扶貧戰略,就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脫貧是貧困群眾的殷切希望,也是老一輩革命家的長期愿望。如果不能做好脫貧工作,我們就對不起貧困地區的老百姓,也對不起老一輩革命家。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我就到河北阜平縣考察脫貧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而且年年去、常常去,直接到貧困戶看真貧、扶真貧,直接聽取貧困地區干部群眾意見,不斷完善扶貧思路和扶貧舉措,不斷推進工作,帶著感情去抓,帶著踐行宗旨的承諾去抓,最終在全黨全國共同努力下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貧困地區廣大群眾高興了,老一輩革命家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安慰。
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問題,也是黨性強不強問題。從當前干部隊伍實際看,堅持實事求是最需要解決的是黨性問題。我父親講過,“我們黨講黨性,我看實事求是就是最大的黨性”。1943年,延安開始審查干部運動,在當時國民黨反動勢力對革命根據地大肆進行滲透破壞的情況下,對干部隊伍進行認真審查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過分嚴重地估計了敵情,特別是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康生推行極左方式、大搞“逼供信”,使審干工作發生了嚴重偏差,造成了大批冤假錯案。我父親當時是綏德地委書記,了解到綏德師范學校出現了不少學生迫于體罰逼供壓力“假坦白”的事,感到非常痛心。他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慎重提出要把思想認識問題和政治立場問題區分開來,避免審干工作中的“擴大化”錯誤,并向黨中央和西北局如實反映了有關情況,建議黨中央及時制止“逼供信”、糾正“左”傾錯誤。在當時情況下,這樣做是冒著很大政治風險的,而我父親甘冒這個風險,就是因為他認為對黨忠誠就不要說假話??h委書記的好榜樣谷文昌也是實事求是的典范。東山縣是1950年5月解放的,國民黨在敗退臺灣前從東山瘋狂抓壯丁、充兵源,僅有1萬多戶人家的東山就被抓走了4700多名青壯年,解放時這些壯丁家屬被定為“敵偽家屬”。時任東山縣第一區工委書記的谷文昌則認為,壯丁們是被國民黨綁走的,他們的家屬是受害人,建議把“敵偽家屬”改成“兵災家屬”,后來上級采納了這個建議,并決定對這些家屬政治上不歧視、經濟上平等對待、生活困難給予救濟,孤寡老人由鄉村照顧。1953年7月,國民黨部隊1萬多人突襲東山,而我們守島部隊不過千人,兵力懸殊,但東山軍民眾志成城,最終取得了保衛戰勝利。兵災家屬說:“國民黨抓走我們的親人,共產黨把我們當成親人養。哪怕做鬼,我也愿為共產黨守島!”得民心者,靠實事求是。
干部是不是實事求是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講真話、講實話,是不是干實事、求實效。那些見風使舵、處事圓滑的人,那些掩蓋矛盾、粉飾太平的人,那些花拳繡腿、不干實事的人,那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者,都有私心雜念在作祟。年輕干部要堅持以黨性立身做事,把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作為黨性修養和鍛煉的重要內容,敢于堅持真理,善于獨立思考,堅持求真務實。這對黨和人民事業有益,對個人健康成長也有益。做人老實不是愚鈍,做事踏實不會吃虧。對黨不忠誠,做人不老實,就會生出取巧之心,就會去搞拉關系、走門路、權錢交易等投機鉆營那一套,最終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三,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干事擔事,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黨把干部放在各個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發展穩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擔當作為。如果不擔當、不作為,沒有執行力、戰斗力,那是要打敗仗的。
擔當作為就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決不能坐而論道、光說不練。我多次講過兩晉學士虛談廢務的故事,王衍就是其中一個代表人物,可謂舌辯滔滔、無人能及。西晉末年,羯族首領石勒起兵進犯洛陽,王衍作為太尉隨軍前去討伐,結果兵敗被俘。石勒問他西晉潰敗的原因,他百般為自己開脫,說自己從年少時就不參與政事。石勒斥責他:你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于白首,怎么能說沒參與朝廷政務,“破壞天下,正是君罪”。后來,王衍被石勒派人殺死,王衍臨死前哀嘆,如果自己平時不是追求虛浮、而是努力做事,也不至于到這個地步?,F實中,此類夸夸其談、不干實事的人也很多。比如,有的唱功好、做功差,工作落實在口號上,決心停留在嘴巴上;有的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應景造勢、敷衍應付;有的消極懈怠、得過且過,上面推一推才動一動,不推就不作為;更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欺上瞞下、弄虛作假。今年以來,一些地方在疫情防控、抗擊自然災害、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核查下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干部作風不務實、工作不扎實、責任不落實。
擔當和作為是一體的,不作為就是不擔當,有作為就要有擔當。做事總是有風險的,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四平八穩、順風順水的事。正因為有風險,才需要擔當。如果工作都那么好干,誰上去都能干,那還要什么擔當呢?事物往往就是這樣,越怕事越容易出事,越想繞道走矛盾就越堵著道。相反,只有豁得出去、敢闖敢干,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決心,真刀真槍干,矛盾和困難才可能得到解決。我在福建工作時,針對福建是林業大省、廣大林農卻守著“金山銀山”過窮日子的狀況,為解決產權歸屬不清等體制機制問題,推動實施了林權制度改革。當時,這項改革是有風險的,主要是上世紀80年代有些地方出現了亂砍濫伐的情況,中央暫停了分山到戶工作。20多年過去了,還能不能分山到戶,大家都拿不準。經過反復思考,我認為,林權改革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這個問題不解決,矛盾總有一天會爆發,還是越早解決越好,況且經濟發展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亂砍濫伐因素減少了,只要政策制定得好、方法對頭,風險是可控的。決心下定后,我們抓住“山要怎么分”、“樹要怎么砍”、“錢從哪里來”、“單家獨戶怎么辦”這4個難題深入調研、反復論證,推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形成了全國第一個省級林改文件。2008年中央10號文件全面吸收了福建林改經驗。做事要有魄力,為官要有擔當。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正所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干事業、抓改革,必然觸動現有利益格局,動一些人的奶酪,以致引發一些爭議。要干事,要改革,要解決矛盾,有些爭議乃至責難是難免的,把石頭扔進水里都會激起漣漪,更何況是想做成一番事業?因為怕爭議而縮手縮腳,該干的也不干,這不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態度。對來自各方面的爭議,應該冷靜對待、理性分析,如果認準了做的事是對的,實踐也證明是對的,就不要打退堂鼓,哪怕背黑鍋、遭罵名也義無反顧,同時要做好解疑釋惑、凝聚共識的工作,最大程度爭取理解和支持。如果別人的批評有合理之處,就要虛心接受、積極改進,使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更科學更完善。做事情,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很重要,膽略謀略很重要。很多事情堅持下來了、做成了,爭議自然就煙消云散了。
第四,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堅持原則是共產黨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個干部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F在,一些干部錯誤理解“和為貴”,一味講“寬容”、講“和氣”,當老好人,對政治原則問題含含糊糊,對大是大非問題做“開明紳士”,對不良現象聽之任之,還有的八面玲瓏、左右逢源,說話辦事看來頭、看風向,隨波漂,隨風倒,這同黨性原則是背道而馳的,必須堅決糾正。
對共產黨人來說,“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義的人,沒有公心、只有私心,沒有正氣、只有俗氣,以為“堅持原則是非多、碰到硬茬麻煩多、平平穩穩好處多、拉拉扯扯朋友多”。自古以來,人們就對這種人嗤之以鼻??鬃诱f:“鄉愿,德之賊也?!本褪钦f那些不分是非、不得罪鄉里的“好好先生”,其實是破壞道德的人。孟子認為這種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都t樓夢》里則以一句“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把這種人刻畫得入木三分。奉行好人主義,出發點就有問題,因為好的是自己,壞的是風氣、是事業。大量事實表明,一些地方和單位正氣不彰、邪氣蔓延,工作局面長期打不開,矛盾問題積累一大堆,同好人主義的盛行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們黨歷來提倡團結,但團結是通過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達成的,不是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共產黨人講黨性、講原則,就要講斗爭。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含糊、決不能退讓,否則就是對黨和人民不負責任,甚至是犯罪。
大是大非面前要講原則,小事小節中也有講原則的問題。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大家生活在社會上,都有親戚、朋友、熟人、同事、上級、下屬等,推進工作、解決問題時時都會面對原則和人情的選擇。原則跟人情能夠統一當然最好,但二者不能統一時我們要毫不猶豫堅持原則,決不能遷就人情。黃克誠同志擔任中央紀委常務副書記時提出抓黨風要“不怕撕破臉皮”。跟隨他轉戰多年的老部下,在京西賓館用公款宴請,他照樣硬起手腕處理。當時的商業部部長到豐澤園飯莊請客吃飯而少付錢,他派人查實情況后,不但通報全黨,還在《人民日報》上公開披露。黨的干部都要有秉公辦事、鐵面無私的精神,講原則不講面子、講黨性不徇私情。
斗爭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
第五,嚴守規矩、不逾底線。這個問題,我是“婆婆嘴”反復講,今天還是要敲敲木魚、念念緊箍咒。我們黨培養一名干部不容易,如果干部把不住自己,走上違紀違法的邪路,那就辜負了黨的培養和信任了。我看到一些領導干部腐敗墮落的材料,是感到很痛心的,恨鐵不成鋼??!前段時間,我看了一個材料,反映一些年輕干部“前腳剛踏上仕途,后腳就走入歧途”,剛成為單位骨干或走上領導崗位就陷入貪腐,不是晚節不保,而是早節就沒保住。大家要引以為戒,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
講規矩、守底線,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腐敗現象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重拳出擊、整治到底、震懾到位,但仍有一些干部我行我素、頂風違紀。他們不是不知道紀律規矩,而是根本沒有敬畏之心。他們所犯的哪一項不是黨紀國法所明令禁止的?所作所為的哪一件沒有前車之鑒?古人講:“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于禍?!睕]有敬畏之心,就什么亂七八糟的事都干得出來。有的人干了那么多駭人聽聞的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知敬畏!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不能在“月黑風高無人見”的自欺欺人中亂了心智,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語中迷了方向,不能在“富貴險中求”的僥幸心理中鋌而走險,不能在“法不責眾”的錯誤認識中恣意妄為。
嚴以修身,才能嚴以律己。一個干部只有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擰緊了,把思想覺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從不敢腐到不想腐。明代理學家薛瑄認為清廉自守有三種境界:見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尚名節而不茍取者,其次也;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為下也。我們共產黨人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義、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個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優秀地委書記楊善洲就是這樣的楷模,一輩子為民造福,一輩子克己奉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許多人家建起了土木結構的瓦房,但他家仍住在茅草房里,面對老屋漏雨,他跟家里人說:“我沒有錢,你們要暫時克服困難,漏雨就買幾個盆接一下?!?992年,他在大亮山林場蓋起了第一間磚瓦房,卻讓給了新來的技術員,自己仍住在油毛氈棚里。有一次他下村住在一戶農家,這家人覺得伙食差,對不起他,偷偷退回兩角飯錢,他硬是趕了一百里夜路還了回去。在一些人眼里,他就是個不講究吃穿住行的“傻子”。他卻說,“有人說我是自討苦吃,其實你們不知道我有多快樂”,“如果說共產黨人有職業病,這個病就是自討苦吃”。這種艱苦奮斗、以苦為樂的精神永不過時,永遠需要發揚。當共產黨的干部,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看得淡、放得下,不能搞“千里來當官,只為吃和穿”那一套,那是不會有什么出息的!
第六,勤學苦練、增強本領。“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蔽覀兲幵谇八从械淖兏飼r代,干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如果知識不夠、眼界不寬、能力不強,就會耽誤事。年輕干部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正處在長本事、長才干的大好時期,一定要珍惜光陰、不負韶華,如饑似渴學習,一刻不停提高。
向書本學習,是豐富知識、增長才干的重要途徑。毛澤東同志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彼绽砣f機,但仍見縫插針讀書,理發時也讀,還幽默地對理發師說:“你辦你的公,我辦我的公,咱們互不干擾?!蔽覀円l揚這種“擠”和“鉆”的精神,多讀書、讀好書,從書本中汲取智慧和營養,不能自我感覺良好、不屑學習,不能借口工作太忙、放松學習,不能為了裝點門面、應付學習。抓好學習,有一個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去學,干部要結合工作需要學習,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管理、生態、國際等各方面基礎性知識,學習同做好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完善履職盡責必備的知識體系。
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黨和國家事業涉及面很廣,領導干部也不是總在一個崗位上工作,都要學過了、學好了再來干是不現實的。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是領導干部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新中國成立之初組建海軍,黨中央決定肖勁光同志擔任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同志從沒接觸過海軍,自己還是個“旱鴨子”,但他邊干邊學,使我國海軍從無到有、迅速壯大,出色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任務。許多從戰爭年代走來的老一輩革命家也都是在實踐中成長為經濟、科技、外交等領域的行家里手的?!皩W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庇型窘涍^一番實踐歷練后說了一句話,越干越會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想干。當然,同樣是實踐,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總結思考,收獲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樣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機械做事,陷入事務主義,是很難提高認識和工作水平的。
以上我強調的幾點,都是年輕干部健康成長要解決好的課題。大家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希望大家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增強本領,不要走偏、不要落伍、不要掉隊,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工作,不辜負黨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講話的主要部分。
新時代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根本遵循
《求是》雜志編輯部
“百年大計!”
2019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飽含深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上了“開學第一課”??倳浾驹邳h和國家事業發展后繼有人的高度深刻指出,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一件大事,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計。
“中青班每期開班式,我都來講一講,主要是同大家談談心,對大家提點要求?!绷暯娇倳涍B續5次出席開班式并親授“開學第一課”,對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提出明確要求:2019年3月1日,強調要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2019年9月3日,強調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頑強奮斗;2020年10月10日,強調要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2021年3月1日,強調要立志做黨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2021年9月1日,強調要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實事求是擔當作為,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一文,是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講話的主要部分。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懷著對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殷切期望,從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注重實際、實事求是,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嚴守規矩、不逾底線,勤學苦練、增強本領六個方面,對年輕干部提高綜合素質、努力成為棟梁之才提出明確要求,進一步深刻回答了新時代要做什么樣的干部、怎樣做可堪大用的干部等重大問題。
年輕干部的“成長手冊”
“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span>
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接班人。我們黨一貫重視選賢任能,不斷探索總結培養接班人的有效制度。早在延安時期,我們黨就提出“有計劃地培養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們的戰斗任務”;20世紀60年代初,我們黨提出了培養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戰略任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明確提出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等等。
對年輕干部的培養選拔,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高度重視。1990年3月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時,他就撰文提醒年輕干部在成長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四忌,一忌急于求成、二忌自以為是、三忌朝令夕改、四忌眼高手低。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新時代好干部標準,系統闡明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正確路徑,為加強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需要什么樣的年輕干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挑選優秀年輕干部,千條萬條,第一條就是看是否對黨忠誠;我們培養優秀年輕干部,千條萬條,第一條就是教育他們對黨忠誠,堅決防止政治上的兩面人?!薄皟炐隳贻p干部要有足夠本領來接班。要加強學習、積累經驗、增長才干,自覺向實踐學習、拜人民為師?!薄皟炐隳贻p干部要把當老實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作為人生信條”,“如果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投機取巧、見風使舵,處事圓滑,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或者搞自我包裝、花里胡哨、花拳繡腿,那是沒有前途的!”
——如何培養年輕干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干?!薄皥猿忠粚右粚涌简?、遞進式培養干部,這是我們的制度優勢。年輕干部培養,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長,要精耕細作,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施肥澆水、修枝剪葉、驅蟲防病?!薄皩τ袧摿Φ膬炐隳贻p干部,還要讓他們經受吃勁崗位、重要崗位的磨煉,把重擔壓到他們身上,在難事急事乃至‘熱鍋上螞蟻’一樣的經歷中經受摔打?!薄白⒅嘏囵B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干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span>
——如何選拔年輕干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選人用人,要堅持事業需要什么樣的人就選什么樣的人,崗位缺什么樣的人就配什么樣的人,不能論資排輩、平衡照顧?!薄按罅Πl現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薄皟炐隳贻p干部不能搞成特殊群體,不能像‘儲君’一樣供在那里坐等提拔。要動態更新,把相形見絀的調整出去,同時注意補充新的優秀人選,始終保持一池活水?!?/span>
——如何教育管理監督年輕干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教育引導年輕干部成為黨和人民忠誠可靠的干部?!薄耙獜膰缽膶嵓訌娊逃芾肀O督,引導年輕干部對黨忠誠老實,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正確對待權力,時刻自重自省,嚴守紀法規矩,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圩印??!?/span>
修煉共產黨人的“心學”
初夏時節,江西于都這片紅色熱土,生機盎然。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會見了幾位耄耋老人——于都縣的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
“長征中能活下來的有多少人?紅軍戰士靠的是什么?圖的是什么呢?”在次日召開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動情地說:“他們靠的就是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崩硐胄拍?,是事關馬克思主義政黨前途命運的根本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反復強調黨員干部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對什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為什么要堅定理想信念、如何堅定理想信念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引領全黨同志更加堅定地把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實踐不斷推向前進。
“我之所以反復強調這個問題,是因為一段時間里,受各種錯誤思想和糊涂觀念影響,有相當數量的黨員、干部丟掉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只講功利不講理想、只講私欲不講信仰了”;“理想信念堅定和對黨忠誠是緊密聯系的”。在中央黨校的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從事關黨的興衰成敗、事關隊伍建設根本的高度,將“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作為對年輕干部的首位要求,明確指出兩者的辯證統一關系,進一步為干部成長指明了正確方向、確立了精神坐標。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strong>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始終是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黨。這個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產黨一旦丟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就會失去精神動力和精神紐帶,就會成為烏合之眾,難逃失敗的命運。蘇共擁有20萬黨員時奪取了政權,擁有200萬黨員時打敗了希特勒,而擁有近2000萬黨員時卻失去了政權。在蘇聯解體、蘇共垮臺的那場動蕩中,“竟無一人是男兒,沒什么人出來抗爭。什么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已經蕩然無存了”。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鄭重強調:“對我們黨的理想信念,不要語焉不詳,不要吞吞吐吐,而是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講”;“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共產黨人如果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必然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strong>入黨宣誓時,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是中國共產黨人作出的錚錚誓言。習近平總書記通過電視劇《覺醒年代》、革命先烈李大釗、黨的一大代表等事例,深刻闡明:“形成堅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也不是自己認為堅定就堅定的,而是要在斗爭實踐中不斷砥礪、經受考驗,而且這種考驗是長期的,很多時候也是嚴酷的,是要終其一生的?!笨倳涍M而對年輕干部提出明確要求:“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甚至背叛初衷肯定會出大問題?!?/span>
“對黨忠誠是對理想信念堅定的最好詮釋?!?/strong>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理想信念堅定的直接表現就是對黨忠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堅定才能對黨忠誠,并用《紅巖》中劉思揚的原型劉國鋕、用陳毅同志忠誠于黨的事例,生動闡明:“對黨忠誠就是要這樣,無論順境逆境,都鐵心跟黨走、九死而不悔?!?/span>
和平時期檢驗黨員干部是不是對黨忠誠,標準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重點強調了“四個能不能”,即“能不能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能不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能不能堅持黨和人民事業高于一切,自覺執行組織決定,服從組織安排”。針對有的干部只愿意待在“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不愿意到“新西蘭”(新疆、西藏、蘭州)的問題,總書記語重心長地指出,“這種態度就不能說是理想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了”;“組織上安排年輕干部去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是信任更是培養,年輕干部應該以此為榮、爭先恐后,而不是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患得患失、討價還價”。
實事求是就是最大的黨性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
回望黨的百年歷史,注重實際、實事求是,是一條我們黨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貫穿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紅線、生命線。正是由于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之“的”,我們才成功走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成功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實事求是貫穿到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新時代中國之“的”,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實際、實事求是”,進一步為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指明了科學方法。
“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strong>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深入實際、了解實際的基本功;只有把調查研究做好做實,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并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為全黨作出了表率。精準扶貧戰略,就是總書記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不斷完善扶貧思路和扶貧舉措,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全面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倳泴θ绾伟颜{查研究做深做實提出明確要求:一是“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近的遠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眾表揚和批評都要聽,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二是“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聽真話、察真情,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三是“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四是“要用好交換、比較、反復的方法,重視聽取各方面意見包括少數人的意見、反對的意見,立體式地進行分析、三思而后行,防止自以為是、一得自矜”。
“最需要解決的是黨性問題?!?/strong>敢不敢、能不能實事求是,是干部黨性純不純、強不強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問題,也是黨性強不強問題”。1943年,習仲勛同志任綏德地委書記時,了解到綏德師范學校審干工作中出現的嚴重問題,感到非常痛心,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慎重提出要把思想認識問題和政治立場問題區分開來,避免審干工作中的“擴大化”錯誤,并向黨中央和西北局如實反映了有關情況,建議黨中央及時制止“逼供信”、糾正“左”傾錯誤。在當時情況下,這樣做是冒著很大政治風險的,習仲勛同志甘冒這個風險,就是因為他認為對黨忠誠就不要說假話,“實事求是就是最大的黨性”。
“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講真話、講實話,是不是干實事、求實效?!?/strong>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干部明確提出“三嚴三實”的要求,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予以重申,強調要持之以恒貫徹落實好??倳浬羁谭治鲆恍└刹坎荒茏龅綄嵤虑笫堑乃枷敫?,指出:“那些見風使舵、處事圓滑的人,那些掩蓋矛盾、粉飾太平的人,那些花拳繡腿、不干實事的人,那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者,都有私心雜念在作祟?!彼€從正反兩方面深刻闡明,年輕干部要堅持以黨性立身做事,把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作為黨性修養和鍛煉的重要內容,敢于堅持真理,善于獨立思考,堅持求真務實,“這對黨和人民事業有益,對個人健康成長也有益”。
有作為就要有擔當
“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019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訪意大利期間的肺腑之言,感動人心。
古今中外,從來沒有哪一個政黨或群體,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人民幸福、為了民族利益,不畏一切挑戰和風險、不惜付出鮮血和生命。一百年來,正是因為我們黨有一大批像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廖俊波、黃文秀這樣的黨員干部奮勇爭先、擔當作為,才團結帶領人民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干事擔事,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勉勵年輕干部“勇于擔當、善于作為”,進一步為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樹立了重要準則。
“擔當作為就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決不能坐而論道、光說不練?!?/strong>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向全黨講述戰國趙括“紙上談兵”、兩晉學士“虛談廢務”的歷史教訓,警醒全黨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深刻道理。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再次講述西晉王衍的反面事例,并對現實中那些夸夸其談、不干實事的人提出嚴肅批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出一系列重要舉措,理直氣壯地支持敢闖敢干、銳意進取的干部,釋放出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的強烈信號?!包h把干部放在各個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干事,而不是做官享?!?,“如果不擔當、不作為,沒有執行力、戰斗力,那是要打敗仗的”。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勇于擔當作為,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以實際行動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
“擔當和作為是一體的,不作為就是不擔當,有作為就要有擔當?!?/strong>為官避事平生恥。做事總會面臨風險,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四平八穩、順風順水的事。正因為有風險,才需要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F實中,有些硬骨頭不好啃,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還可能要擔風險、擔責任;有些難題牽涉面廣,短期內很難有大的突破,卻又必須破題、解題。面對這樣的情況,共產黨人該如何應對?習近平總書記回顧當年在福建工作期間推動林權制度改革的故事,以切身經歷為年輕干部講明“越怕事越容易出事,越想繞道走矛盾就越堵著道”,“做事要有魄力,為官要有擔當”這樣深刻的道理,并對廣大黨員干部提出明確要求:“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干事業、抓改革,必然觸動現有利益格局,動一些人的奶酪,以致引發一些爭議。這樣的情況,現實中并不少見,怎么辦?總書記強調,“因為怕爭議而縮手縮腳,該干的也不干,這不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態度”,對認準了、實踐也證明是對的事,要義無反顧地做下去,同時最大程度爭取理解和支持,虛心接受合理意見、積極改進工作,“堅持下來了、做成了,爭議自然就煙消云散了”。
講黨性、講原則,就要講斗爭
1880年,美國記者約翰·斯溫頓在采訪馬克思時問,“人生的最高法則是什么?”馬克思回答:“斗爭!”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誕生于國家內憂外患和民族危難之際的中國共產黨,一出生就帶有斗爭的鮮明品格,一路走來就是在斗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的。正是因為始終保持頑強的斗爭精神、堅韌的斗爭意志、高超的斗爭本領,我們黨才能將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火焰;才能在風雨如磐的長征路上闖關奪隘,戰勝上百萬敵人的圍追堵截;才能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打敗武裝到牙齒的強敵;才能拉開改革開放的大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黨依靠斗爭創造歷史,更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強調要“堅持原則、敢于斗爭”,進一步為年輕干部提高斗爭本領、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新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原則是共產黨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個干部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strong>能否堅持原則,是衡量共產黨人的黨性觀念、品行素質、能力作風的政治標準。對一些干部“對政治原則問題含含糊糊”、“對大是大非問題做‘開明紳士’”、“對不良現象聽之任之”、“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做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嚴肅批評,指出這些都是同黨性原則背道而馳的,必須堅決糾正。對奉行好人主義、當“好好先生”的現象,總書記予以深刻剖析,指出“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義出發點就有問題,“好的是自己,壞的是風氣、是事業”,強調共產黨人“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含糊、決不能退讓,否則就是對黨和人民不負責任,甚至是犯罪”。
“講原則不講面子、講黨性不徇私情?!?/strong>人們的社會聯系廣泛,干部推進工作、解決問題常常會面對原則和人情的選擇。這就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系,當個人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觸時,毫不猶豫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維護人民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在這篇重要講話中指出:“原則跟人情能夠統一當然最好,但二者不能統一時我們要毫不猶豫堅持原則,決不能遷就人情?!彼援斈挈S克誠同志抓黨風“不怕撕破臉皮”的事例教育全黨:“黨的干部都要有秉公辦事、鐵面無私的精神,講原則不講面子、講黨性不徇私情?!?/span>
“斗爭無時不在、無處不有?!?/strong>毛澤東同志指出:“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濒斞赶壬f:“倘若一切都四平八穩,勢如破竹,便無所謂革命,無所謂戰斗?!比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將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年輕干部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主動投身到各種重大斗爭中去,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士。
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
中國共產黨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的9500多萬名黨員,并能始終保持團結統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嚴明的紀律保障。
我們黨成立伊始就突出強調黨的紀律,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黨章都把紀律擺在重要位置,為百年大黨注入了紀律嚴明的基因?!叭蠹o律八項注意”,遼沈戰役期間的“錦州蘋果、一個不拿”,中央“進京趕考”前提出的“兩個務必”、“六條規矩”,解放上海后的“露宿街頭”……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嚴明的紀律、優良的作風,贏得了人民信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給領導干部敲敲紀律規矩這個“木魚”、念念紀律規矩這個“緊箍咒”。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培養一名干部不容易,如果干部把不住自己,走上違紀違法的邪路,那就辜負了黨的培養和信任了。從關心愛護干部、促進干部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他再次向全黨特別是年輕干部發出“嚴守規矩、不逾底線”的諄諄告誡,要求“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
“首先要有敬畏心?!?/strong>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但也要看到,仍有一些干部我行我素、頂風違紀,反腐敗永遠在路上。對此,習近平總書記透徹點明了要害所在:“他們不是不知道紀律規矩,而是根本沒有敬畏之心?!毙挠兴?,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倳洀娬{,“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并用“四個不能”為年輕干部劃清底線:不能在“月黑風高無人見”的自欺欺人中亂了心智,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語中迷了方向,不能在“富貴險中求”的僥幸心理中鋌而走險,不能在“法不責眾”的錯誤認識中恣意妄為。
“嚴以修身,才能嚴以律己?!?/strong>明代理學家薛瑄久居官場,勤廉從政,他認為清廉自守有三種境界:“見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尚名節而不茍取者,其次也;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為下也?!边@三種境界,與我們現在常談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通的。習近平總書記警示全黨:“我們共產黨人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義、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個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笨倳涍€以楊善洲的先進事跡為例,教育引導干部發揚“艱苦奮斗、以苦為樂”的精神,看得淡、放得下“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深刻領悟總書記的教誨,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精神境界,真正看淡個人得失、看開功名利祿,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陳列著一套“干部必讀”叢書,那是我們黨在“進京趕考”前編寫出版的學習讀本。
這12本馬列主義著作,包括《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經1949年3月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審定出版。毛澤東同志評價說,“積二十多年之經驗,深知要讀這十二本書,規定在三年之內看一遍到兩遍”。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高度重視學習、善于學習的政黨。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被仡櫚倌陫^斗歷程,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能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年輕干部“勤學苦練、增強本領”提出明確要求,對“學什么、怎么學”作出明確指示,要求年輕干部“珍惜光陰、不負韶華,如饑似渴學習,一刻不停提高”,對新時代年輕干部提出了新的“勸學篇”。
勤學苦練,首先是“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年輕干部要發揚“擠”和“鉆”的精神,多讀書、讀好書,并提出“三個不能”的明確要求:“不能自我感覺良好、不屑學習,不能借口工作太忙、放松學習,不能為了裝點門面、應付學習?!?/span>
勤學苦練,其次是“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部要結合工作需要學習,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管理、生態、國際等各方面基礎性知識,學習同做好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完善履職盡責必備的知識體系。
勤學苦練,再次是“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總結思考,收獲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樣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機械做事,陷入事務主義,是很難提高認識和工作水平的”。
勤學苦練,最后是“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國家事業涉及面很廣,領導干部也不是總在一個崗位上工作,都要學過了、學好了再來干是不現實的”,“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是領導干部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睂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歸根到底在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新的趕考之路上,廣大年輕干部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囑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前進、建功立業!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解讀(二十)
如何理解不得“將國有資產委托、租賃、承包給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關系人經營”?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將這一禁止性要求納入“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應當正確行使經營管理權,防止可能侵害公共利益、企業利益行為的發生”的范圍,是非常必要的。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的干部,不是“紅頂商人”,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老板”,其與自己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關系人是一個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如果允許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將國有資產委托、租賃、承包給自己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關系人經營:一方面,從社會影響上,即使其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關系人完全是憑借自身實力脫穎而出,取得國有資產的委托、租賃、承包經營權,但第三方和社會公眾也會對這一過程的公正性產生合理懷疑。另一方面,在以后的實際經營中,也很難保證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不會因其自身利益與國有企業利益之間發生沖突,而將國有資產轉移或者變相轉移給自己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關系人,從而給國有資產帶來損失。
因此,《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規定,不準“將國有資產委托、租賃、承包給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關系人經營”。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廉潔文化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講話(2014年5月4日)
典出:清·鄭燮詩《竹石》
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釋義:竹子任憑風雨的打擊磨礪,依然不改堅勁本色。
清代的鄭板橋喜歡畫竹,對竹子的精神深有體認。這首膾炙人口的《竹石》詩意思明了:竹子生長雖沒有肥沃的土壤,但憑一股堅韌勁和倔強氣,經受住了種種磨礪和考驗。新時期,面對重重的改革困局和各色的利益誘惑,領導干部能否經受住考驗,“千磨萬擊還堅勁”,就看是不是能“咬定青山”,樹立根本的信仰。中國的發展面臨復雜的國際國內局勢,也需要我們植根歷史與現實,堅定對自身發展道路、理論和制度的自信。
(來源:人民網)
- 上一條:無
- 下一條:政治學習資料(第四十四期)